通信原理期末复习
第一章 绪论
1. 基本概念
1.1 消息、信息和信号
- 消息: 对事物的物理状态变化的描述 (如:温度、语音、文字、图像)
- 信息: 消息中有用的内容
- 信号: 为传递消息使用的方式
1.2 通信
- 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(信息)
1.3 通信模型
1 | @startuml |
- 信源: 消息的产生地
- 发送设备: 将原始电信号转换为适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(变换、编码、调制)
- 信道: 传输媒介或途径
- 噪声源: 散布在系统各部分的噪声集中表现,噪声降低通信质量
- 接受设备: 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(调解、译码)
- 信宿: 信息的归宿点,将电信号转换为相应消息
2. 信息的度量
1. 信息量
$$ 信息量: I = log_a{\frac{1}{P(x)}} = -log_a{P(x)}$$
- 一般以2为底 $I = log_2{\frac{1}{P(x)}}$ 单位为 bit(比特)
- 以e为底 单位是奈特
2. 平均信息量
- 由M个符号组成的消息, 每个符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:
$$H(X) = - \sum_{i=1}^M{P(x)log_2{P(x_i)}} \space (bit/符号)$$ - 最大熵条件为各符号独立等概
$$H(X) = log_2M$$
3. 性能指标
3.1 可靠性和有效性
- 数字通讯
- 有效性: 传输速率
- 可靠性: 误码率
- 模拟通讯
- 有效性: 有效传输频带(有效带宽)
- 可靠性: 传输信噪比
3.2 数字通讯传输速率、频带利用率
码元传输速率:
$$R_s=\frac{1}{T_s}(Baud)$$- 单位波特(Baud)
- $R_s$: 码元传输速率
- $T_s$: 码间间隔
信息传输速率(传信率)
- 单位: 比特/秒、bit/s 、b/s 、bps
- 对于M进制,的等概率数字系统 $R_b=R_s \times log_2M (bit/s)$
- 若出现的概率不同$R_b=R_s \times H(X) (bit/s)$
频带利用率 $\eta$
- 传输速率(R)和频带宽度(B)之比,即单位频带内的传播速率
- $\eta = \frac{R_s}{B} 或 \eta = \frac{R_b}{B} $
- B 为所需带宽
- 传输速率(R)和频带宽度(B)之比,即单位频带内的传播速率
3.3 差错率
- 误码率
- $P_e = \frac{错误接受的码元数}{传输总的码元数}$
- 误信率
- $P_b = \frac{错误接受的比特数}{接受的总比特数}$
- 关系
- 对于二进制 $P_e = P_b$
- 对于M进制 $P_e \geq P_b$
第二章 信道
1. 分类
- 狭义信道: 传输信号的媒介
- 广义信道: 扩大了范围的信道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@startmindmap
* **信道**
** 狭义信道
***[#Orange] 有线信道: 明线、对称电缆、同轴电缆、光
***[#Orange] 无线信道: 短波电离层反射、对流层散射
** 广义信道
***[#Orange] 调制信道
****[#bfa] 恒参信道: 明线、对称电缆、同轴电缆、光纤
****[#bfa] 随参信道: 短波电离层反射、对流层散射
***[#Orange] 编码信道
****[#bfa] 有记忆信道
****[#bfa] 无记忆信道
@endmindmap
2. 信道模型
2.1 调制信道模型
- 二对端信道模型
- $e_0{t}=f{e_i(t)}+n(t)$
- $f(e(t))$ 为信道对信号影响的某种函数关系,可设想成与干扰相乘的形式,因此可写成下面式子
- $e_0(t) = k(t) \cdot e_i{t}+n(t)$
- 恒参信道: $k(t)$不随时间变化,或变化很慢
- 随参信道: $k(t)$随时间变化
3. 恒参信道
3.1恒参信道一般特性
- 幅度-频率特性(简称幅频特性) 和 相位-频率特性(简称相频特性)
- $$H(\omega) = |H(\omega)|e^{j\phi(\omega)}$$
- $|H(\omega)|$为幅频特性
- $\phi(\omega)$为相频特性
-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:
- 对信号在幅度上产生固定的衰减
- 对信号在时间上产生了固定的迟延J
- 以上两条满足了信号无失真传输的条件
4. 随参信道
- 特点
- 信号衰耗随时间随机变化
- 信号传输的时延随时间随机变化
- 多径传播
5. 连续信道容量
信道容量公式(香农公式)
- $$C = Blog_2{1+\frac{S}{N}} \space (bit/s)$$
- B(Hz) 为带宽
- S(W) 为功率
- N(W) 为加性高斯噪声
信噪比: $dB = 10 \times log_{10}(S/N)$
结论
- 增大功率、减少噪声都可以增加,都可以让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大
- 增大信道带宽不能让信道不能让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大
第三章 模拟调制系统
1. 模拟调制的概念
模拟调制的功能
- 适合信道传输
- 实现有效辐射
- 实现频率分配
- 实现多路复用
- 提高系统抗噪声性能
分类
- 按调制信号$(m(t))$不同: 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
- 按载波$(c(t))$不同: 连续波调制、脉冲波调制
- 按所调载波的参数不同
- 幅度调制
- 频率调制
- 相位调制
- 调制器$H(\omega)$
- 线性调制: 振幅(AM)、双边带(DSB)、单边带(SSB)、残留边带(VSB)
- 非线性调制: FM,PM
2. 振幅调制(AM)
2.1 AM时域表达式
- $$S_{AM} = [A_0+m(t)]\cos\omega_ct$$
- $A_0$ 为外加直流分量
- $m(t)$为输入调制信号,无直流分量,最高频为$f_m$(原始信号)
- $\omega_c$为载波的频率,必须有$|m(t)|_{max} \leq A_0$
2.2 AM频域表达式
- 结论
- 调制后频谱形状没有变化,仅仅是信号频谱位置发生了变化
- AM信号由 $\pm\omega_c$ 处的冲激函数 和 $\pm\omega_c$两边的边带频谱组成
- 调制前基带信号的频带宽度为$f_m$ , 调制之后为$2f_m$
- 边带: 阴影部分为上边带(USB), 其余为下边带(LSB)
2.3 平均功率
- $$P_{AM} = \frac{A_0}{2}+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2} = P_c + P_s$$
- 其中:
- $P_c =\frac{A_0}{2}$ 为载波功率
- $P_s =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2}$为边带功率
- 只有边带功率与信号有关,载波分量不携带信息
2.4 AM信号调制效率
- 通常把边带功率$P_s$ 与信号总功率$P_AM$的比值称为调制效率,用符号$\eta_{AM}$表示
$$\eta_{AM} = \frac{P_s}{P_{AM}} 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A_0^2+\overline{m^2(t)}}$$
2.5 AM解调
- 相干解调
- 非相干解调
3. 抑制载波双边带(DSB)
3.1 DSB 的时域表达式
- $$S_{DSB} = m(t)\cos(\omega_ct)$$
3.2 DSB平均功率:
- $$P_{DSB}=\frac{1}{2}\overline{m^2(t)}=P_s$$
3.3 DSB调制效率:
- $$\eta_{DSB} = \frac{P_s}{P_{DSB}}=100%$$
3.4 DSB解调
- 只能相干解调
3.5 频带宽度
- $B_{DSB}=2f_m$
3.6 其他
- 公式: $2\cos\alpha\cos\beta =\cos(\alpha-\beta)+\cos(\alpha+\beta)$
- USB 上边带: $\cos(\alpha+\beta)$
- LSB 下边带: $\cos(\alpha-\beta)$
4. 单边带调制(SSB)
4.1 SSB 的时域表达式
- $$S_{SSB}(t) = \frac{A}{2}\cos(\omega_c \pm \omega_m)t$$
4.2 频带宽度
- $B_{DSB}=2f_m$
4.3 平均功率
- $$P_{SSB} = \frac{1}{2} P_{DSB} = \frac{1}{4} \overline{m^2(t)}$$
5. 残留边带(VSB)
- 发送功率和频带宽度(都介于单边带和双边带之间)
- $P_{SSB} \leq P_{VSB} \leq P_{DSB}$
- $B_{SSB} \leq B_{VSB} \leq B_{DSB}$
6. 线性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
- 输出信噪比,定义:
- $$\frac{s_i}{n_i}=\frac{解调器输入已调信号平均功率}{解调器输入噪声平均功率}=\frac{\overline{s_m^2(t)}}{\overline{n_i^2(t)}}$$
6.1 DSB 调制系统性能
- 输入信噪比
- $$\frac{S_i}{N_i}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2N_0B_{DSB}}$$
- 输出信噪比
- $$\frac{S_0}{N_0}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N_0B_{DSB}}$$
- 制度增益
- $$G_{DSB} =\frac{S_0 / N_0}{S_i / N_i} = 2$$
6.2 AM 调制系统性能
- 输入信噪比
- $$\frac{S_i}{N_i}= \frac{A_0^2\overline{m^2(t)}}{2N_0B_{DSB}}$$
- 输出信噪比
- $$\frac{S_0}{N_0}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N_0B_{DSB}}$$
- 制度增益
- $$G_{DSB} =\frac{S_0 / N_0}{S_i / N_i} =\frac{2\overline{m^2(t)}}{A_0^2+m^2(t)} = 2$$
- $G_AM$ 最大为 $\frac{2}{3}$
6.3 SSB 调制系统性能
- 输入信噪比
- $$\frac{S_0}{N_0}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4N_0B_{DSB}}$$
- 输出信噪比
- $$\frac{S_0}{N_0}= \frac{\overline{m^2(t)}}{4N_0B_{DSB}}$$
- 调制制度增益
- $$G_{DSB} =\frac{S_0 / N_0}{S_i / N_i} = 1$$
第四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
1. 采样定理(抽样定理):
1.1 低通抽样定理
- 频带限制在$(0,f_H)$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$m(t)$, 如果抽样频率$f_s$ 大于或等于$2f_H$,则可以由抽样值序列$m_s(t)$ 无失真重建$m(t)$
- 奈奎间隔: 最大允许抽样间隔$T \leq \frac{1}{2f_H}$
- 奈奎斯特速率: 最低抽样速率$f_s = 2f_H$
1.2 带通抽样定理
- 一个带通信号m(t), 其频率限制在$f_L$与$f_H$之间,带宽$B=f_H-f_L$,则最小抽样速率$f_s=\frac{2f_H}{m}$ 其中m是一个不超过$\frac{f_H}{B}$的最大整数
- 若最高频率$f_H$ 为带宽的整数倍,即$f_H=nB$,最小抽样频率为$f_s= 2B$
- 若最高频率$f_H$不为带宽的整数倍,即
- 因为 $f_H= nB + kB, \space n<k<1$, m 为小于(1+k)的最大整数, m =n
- 最小抽样速率: $f_s = 2B(1+ \frac{k}{n})$
2. 脉冲振幅调制(PAM)
- 用周期窄的脉冲信号近似代替冲击脉冲信号
- 自然抽样
- 平顶抽样
3. 量化
3.1 均匀量化
- 若输入信号最大最小值分别为a,b,量化电平数为M,那么量化间隔为:
- $$\Delta_i = \Delta=\frac{b-a}{a}$$
3.2 非均匀量化
A 压缩率
$$
y=
\begin{cases}
\frac{Ax}{1+lnA} & 0 \leq x \leq \frac{1}{A} \\\
\frac{1+lnAx}{1+lnA} & \frac{1}{A} \leq x \leq 1
\end{cases}
$$$\mu$ 压缩率
$$y=\frac{ln(1+\mu x)}{ln(1+\mu)}, \space 0 \leq x \leq 1 $$13 折线
- 13折线 非常逼近A=87.6 的对数压缩特性
15 折线
- 逼近 $\mu$率压缩($\mu = 255$)
4. 脉冲编码调制
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